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諾輝健康,“癌症焦慮”有解嗎?

格隆匯 06-16 21:46

有人説,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但對於癌症的焦慮,大家卻有相通之處。

癌症號稱“重病之王”,讓人焦慮的是癌症幾乎沒有治癒的概念,臨牀醫生們通常用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來衡量治療的效果。當大部分癌症仍然是棘手難題的時候,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推薦,最先看到防治曙光的兩個癌症是宮頸癌和結直腸癌。宮頸癌疫苗如今一苗難求,而結直腸癌,這個美國曾經最高發的癌症,在中國還沒有廣泛的認知,還是一個沉默的殺手。

1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結直腸癌是發生在胃腸道中的常見惡性腫瘤,具有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特點。在過去十年間的增長率高達126%,年均增長率為9.5%。與此同時,結直腸癌的治療費用也呈現直線上升的態勢。另外,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的數據報吿,上一年度我國新發結直腸癌為56萬例,導致近29萬人死亡。目前結直腸癌發病率在國內已超過胃癌,位於惡性腫瘤排行榜第二名。

實際上,眾多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完全有能力避免結直腸癌導致的生命悲劇發生。一項歐洲多國研究顯示,接近20%的結直腸癌病例與患者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強關聯關係;此外,大多數結直腸癌的發展需要10-15年,也就意味着,結直腸癌存在至少10年的窗口期,為早篩檢查和清除癌前病變留有較為充足的空間。

如果能夠儘早檢測並定時篩查,由癌前病變演化為直腸癌的機率會大大下降。相關數據顯示,結直腸癌的五年生存率在I、II 、III、IV期分別為91.8%、82.4%、57.0%和10.8%。

然而從國內現實情況來看,目前臨牀上接近8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就是中晚期,且近半數患者生存期不超過5年。

在這個癌症越來越高發,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代,大部分人對待癌症的態度目前仍然是談癌色變、不敢直面,甚至於提到癌症就會莫名的恐懼與焦慮。

對於現代人來説,不良的生活習慣,實在是太普遍了。就誘發結腸直腸癌的危險因素來説,就包括缺乏鍛鍊、超重、過多食用紅肉或加工過的肉類、吸煙、大量飲酒等,這些因素儘管都能控制,但多少人能夠始終如一的做到“佛系養生”?

更何況還有很多無法控制的誘發因素,包括年齡、有結直腸息肉、結直腸癌或炎症性腸病(IBD)病史、有結直腸癌或息肉家族史、患有遺傳性癌症綜合徵,如Lynch綜合徵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種族或民族背景、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等。

腸癌是如此常見,更遑論還其他種種癌症無時無刻都在身邊潛伏。世衞組織癌症專家安德烈·伊爾巴維表示,2020年確診癌症的患者數達1930萬人,有100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我國新發癌症 457 萬人,佔全球 23.7%,這意味着每分鐘就有8人被確診為癌症。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會罹患癌症。而據一場專業醫學論壇上專業人士透露,“最新數據顯示,若全國人均壽命74歲,那麼一生中患惡性腫瘤的機率是22%,腫瘤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病。”

與其談癌色變,陷入焦慮恐慌之中,不如正視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克服抵制心理,去主動學習和了解癌症的相關知識,畢竟對於這樣一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我們有理由未雨綢繆,讓自己擁有“先發制人”的力量,避免陷入到生活的誤區之中。


2

國人的直腸癌防治之困

作為“重病之王” ,癌症雖然是世界難題,但並非完全無解,實際上其更是一種慢性病,細胞從發生病變到出現癌症症狀再到死亡往往有一段較長的發展過程。只要我們科學理性地進行應對,積極防治,我們就能降低患癌風險,降低悲劇發生的機率。

世衞組織就曾提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運用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

對於普通人而言,一方面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而另一方面,透過防癌體檢、癌症篩查也能夠在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提高癌症生存率。

前者無需贅言,但就後者來看,大部分人對於癌症篩查仍然不甚瞭解,或是存在諸多誤區。

癌症篩查實實在在有效,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以歐美情況為例,其腸癌發病率高,但由於篩查發現,生存率更高。此前《柳葉刀-腫瘤學》發表的一篇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學者牽頭的大規模跨國研究,通過統計歐洲21國自2000年來的疾病數據,呈現了篩查對結直腸癌發病和死亡的深遠影響。

截圖來源:The Lancet Oncology

研究數據顯示,在近年來才普遍開展篩查計劃的國家中,在篩查計劃啟動前,年齡標化結直腸癌發病率一直保持穩定或呈上升趨勢;而篩查計劃啟動後,結直腸癌年齡標化發病率上升趨勢有所緩解。從死亡率變化來看,大多國家的結直腸癌年齡標化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同,其中在長期開展篩查計劃的國家中,結腸直腸癌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最大。研究結果表明篩查對於減少結直腸癌負擔做出了重大貢獻,長期篩查以及羣體篩查(而非機會性篩查)的獲益更為明顯。

然而,再來看國內情況而言,中國腸癌發現後五年生存率低,相當於美國及日韓15年前的水平。對於這個國內每分鐘就有1例新發,2分鐘就有1人死亡的高危癌種,國內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背後,實際上並非醫療技術落後,而是收治的病人83%以上已經到了中晚期,再高超的醫療技術往往也迴天乏力。

對於普通人而言,要想遠離結直腸癌,一定要提升意識主動去做腸癌篩查。實際上我們的政府也在積極行動,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癌症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要求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針對高發地區開展重點癌症早診早治工作,推動癌症等慢性病的機會性篩查。《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將“提高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作為工作指標,提出在高發地區和高危人羣中逐步開展上消化道癌等有成熟篩查技術的癌症早診早治工作。

以浙江為例,其在2020年就將重點人羣結直腸癌篩查列為當年度的民生實事項目,在省內開展了一系列包括結直腸癌專題健康教育,為省內50-74週歲户籍居民提供篩查服務等惠民工程。

除了政府積極作為之外,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説,定期去做癌症篩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結直腸癌的篩查檢查也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

就在去年11月,國內第一個用於腸癌早篩的無創居家分子檢測產品“常衞清”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為中國首個可以完全合規面向C端高風險人羣的癌症早篩產品。

對於一個資本市場混跡多年的老兵而言,筆者也嗅到了這之中的投資機會。


3

腸癌篩查硬核國貨常衞清

常衞清是由諾輝健康自主研發的一款腸癌早篩產品,其採用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對於腸癌和癌前病變(進展期腺瘤)的檢測靈敏度分別為95.5%及63.5%,進展期腺瘤和腸癌特異性為87.1%,而對結直腸癌的NPV為99.6%,是目前全球業內最準確的腸癌篩查分子檢測手段。該產品於2020年獲批中國首個且唯一的癌症早篩註冊證,所用檢測技術於2021年被納入《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知指南(2020)》。

關注到產品本身,從自主研發到落地,常衞清憑藉其優異的檢測性能,解決了傳統早篩技術的痛點,並對早篩市場現有產品的實現了技術超越,由此打開了新的破局點。

正如此前提到的,傳統腸癌早篩技術主要包含結腸鏡程序及的便隱血檢測(FIT)測試兩項,但其明顯的診療缺點至今仍導致多數人錯失結直腸癌較長的篩查空窗期。

比如,最廣為人知的結腸鏡檢查,患者需要在檢測前做足生理與心理上的準備功夫:清淡飲食後服用瀉藥,或者是直接進行清腸,確保腸道處在徹底清潔的狀態。而到真正檢查的時候,儀器在體內產生的腹脹、牽拉感或輕微疼痛感都屬於正常範疇。即使檢測結束後,少數人還會有腹部脹痛等“後遺症”。如此種種刺激感官的入侵式檢查,勸退了許多人進行主動篩查的步伐…

而對於非侵入式的便隱血檢測(FIT),雖然已經有較為成熟的化學法,比如鄰聯甲苯胺法、愈創木脂法、匹拉米洞法等,但手段本身的低敏感性帶來了低精確度,使得檢測結果常常出現偏差。具體來看,FIT對於腸癌和進展期腺瘤的檢測靈敏度僅為69.8%及30.9%,遠低於常衞清兩項95.5%及63.5%的靈敏度。

而常衞清針對傳統檢測手段的這些缺陷,在取樣舒適性和便捷程度上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實現了無創、無痛、非侵入、並且適宜居家操作的使用特性,從源頭上解決了人們對主動檢測的抗拒,同時還保證了檢測結果的可靠性。目前來看,常衞清所採取的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被認為是最佳的非侵入性結直腸癌篩查技術,並有望改善腸癌早篩在中國的可及性及依從率長期較低的境況。

對標產品方面,國外龍頭 Exact Sciences的核心產品Cologuard是歐美國家家喻户曉的一款結直腸癌早篩產品。首先從技術和產品檢測性能維度來看,常衞清臨牀試驗數據優於Cologuard——常衞清和Cologuard結直腸癌靈敏度分別為95.5%和92.3%,進展性腺瘤靈敏度分別為63.5%和42.4%;其次,儘管兩者檢測位點相似,但常衞清基於中國的基因序列進行靶點設計,檢測針對中國人的基因位點,更符合中國腸癌特徵,可以説常衞清“更懂中國人”。

進一步來看,產品的可信度很大程序上還取決於開發者的實力背書。諾輝健康作為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的先鋒,專注於結直腸癌篩查,旗下的常衞清及噗噗管兩大自主研發產品,分別適用於常規人羣與高風險人羣篩查,兩者的互補測試共同形成了目前市場上較為完備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組合。公開資料顯示,噗噗管去年約有 300 萬用户,其中約 10%確認為結直腸癌高危人羣,將成為常衞清的目標用户。

市場前景方面,美國 Cologuard 上市後5年的滲透率在 5.9% ,對應到美國在2019年有8500萬平均風險適用人羣,根據USPSTF 推薦每三年使用一次,2019年實際檢測量 168萬份。如果諾輝健康上市5年後做到 5%-6% 滲透率,那麼 2025年實際檢測量有望達到 350萬-420萬份。

目前諾輝健康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涵蓋醫院、體檢中心、保險公司與線上/線下直銷的多元且完善的銷售渠道,並於今年3月與頂級跨國藥企阿斯利康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常衞清推廣協議,產品渠道將加速在海內外市場鋪開,其強大的先發優勢將在全球癌症早篩市場得到倍數放大。

諾輝健康在癌症早篩領域的佈局成效已然顯現,而資本市場亦率先投出了一系列贊成票。自6月7日起,諾輝健康-B(06606)還被調入港股通,同時被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等多個恆生基準及主題指數。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看好其後續表現,其中,興業證券予諾輝健康“增持”評級,目標價84.98港元。高盛維持諾輝健康“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89.66港元。


4

尾聲

由上種種不難發現,常衞清作為一款兼具高分析靈敏度與精準度和使用便捷性的結直腸癌篩查產品,有效彌補了行業中有效的非侵入性腸癌篩查產品這一空白,其品質與性能在前瞻性臨牀數據和公司資質檢驗中都得到了良好驗證,並在國外內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不論是產品面世後的熱銷情況,還是資本市場的表現均有力驗證了其長期潛力所在。

實際上就在前不久的京東健康618活動首日,我國居民體檢意識提升顯現,精細化檢測產品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銷項目之一。其中,常衞清位列商家榜、商品榜銷售額雙第一,成為當之無愧的“防癌早篩王者”。

種種跡象指明,常衞清關於“40歲-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羣篩查”的明確診療路徑及臨牀意義將被越來越多人看見。在國家和國民推動建立有效的體檢制度的當下,我們每一位個體都也更應該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在此筆者也建議有條件的家庭都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結直腸癌以及其他癌症篩查。

任何事情都不應該在失去之後再珍惜,健康這種稀缺品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