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市場資訊

市場資訊

首頁市場資訊資訊詳情

A股收評:創業板指跌1.38%,兩市成交量重回萬億,地產、醫藥板塊衝高回落

格隆匯 03-31 15:10

3月31日,A股兩市放量下跌,滬指全天收跌0.44%,深成指跌1.19%,創業板指跌1.38%。市場情緒及賺錢效應明顯回落,個股總體上跌多漲少,兩市超24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0091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07億,兩市成交量重回萬億,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10.53億元。

盤面上,新能源賽道股成下跌主力,鋰礦概念重挫,鋰電池、光伏等概念大跌,隆基、通威股份跌逾4%;軍工、芯片、新能源車、消費電子等概念跌幅靠前。數字貨幣板塊午後走強,房地產板塊午後震盪回落,板塊內仍有超10股漲停,醫藥股午後大幅回落,中國醫藥午後打開漲停跳水,一度接近跌停,銀行股繼續走強。

鹽湖提鋰板塊跌幅居前。科達製造跌停,盛新鋰能跌6%,藏格礦業、西藏珠峯、鹽湖股份、西部礦業跌逾5%,西藏城投、西藏礦業天齊鋰業跌逾4%。

渤海證券最新研報預計短期碳酸鋰價將出現趨穩或小幅回調。

光伏板塊集體下挫。晶澳科技、東方日升跌逾6%,跌逾5%,隆基股份、羅博特科、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博威合金跌逾4%。

消息面上,美國商務部表示,將調查中國太陽能生產商是否通過在四個東南亞國家開展業務來規避太陽能關税。調查的結果可能導致對在柬埔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經營的中國公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徵收高額關税。

新冠治療板塊衝高回落。美諾華跌停,中國醫藥炸板,逼近跌停,盤龍醫藥、海辰藥業跌逾8%。

景點旅遊板塊走弱。ST邦騰跌逾5%,ST海創跌逾4%,中青旅、凱撒旅業、曲江文旅跌逾3%。宋城演藝跌逾2%。

國內多地疫情反覆壓制出遊需求。雖然清明節假期即將到來,但文化和旅遊部昨日在第一季度例行發佈會上提醒遊客,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旅遊。

芯片股走勢萎靡。京泉華跌逾9%,時代電氣跌逾8%,士蘭微、北方華創、富滿微跌逾5%,金博股份、新潔能跌逾4%,通富微電、聞泰科技跌逾3%。

數字貨幣板塊午後拉昇。旗天科技、翠微股份、中科金財、恆寶股份、楚天龍漲停,雄帝科技漲超14%,新國都、神思電子漲超11%,創識科技漲超6%。

消息面上,央行召開2022年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衞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紮實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有序擴大試點範圍,持續完善設計和使用,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框架。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烏克蘭衝突將推動數字金融的採用,涵蓋範圍從加密貨幣到穩定幣和央行數字貨幣。

房地產板塊午後多股炸板,但仍有12股漲停。海泰發展六連板,陽光城、陽光股份、渝開發、空港股份、中交地產、天保基建、沙河股份等漲停

銀行板塊表現活躍。江陰銀行漲超6%,蘇州銀行漲超4%,無錫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漲超3%。

消息面上,多家銀行近日發佈2021年年度業績,好於預期。農業銀行30日公佈,2021年全年淨利潤2412億元,預估2352.4億元;全年淨利息收入5780億元,預估5798億元。工商銀行30日公佈,2021全年淨利潤3483.4億元,預估3422.1億元;淨利息收入6906.8億元,預估6892.2億元;郵儲銀行30日公佈,2021年營業收入3,187.62億元,同比增長11.38%;淨利潤765.32億元,同比增長18.99%;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淨流入48.6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34.29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4.35億元。

展望後市,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表示,A股3月15日已見底,大概率不會二次探底。從目前到年底,大概有20%左右的回報。談及A股市場投資機會,劉勁津表示,首先應關注成長性股票。中長線來看,新能源汽車、環保板塊等應該成為投資者核心資產配置組合中的高配部分。